“反女权主义者”错在哪里?


原创 2018-03-02 王笑哲 王左右

注:本篇文章是对腾讯大家平台田方萌著《女权主义者错在哪里》的回复,原文在此


近年来,曲解女权主义逐渐成为中国公共领域中的重要话语之一。和反女权主义者一样,我也喜欢不懂装懂的行为方式,可对他们的某些论调实难苟同。我知道反女权主义内部存在分歧,有些反对女权的人并不希望自己被称为男权主义者。出于方便和习惯,我仍使用“反女权主义”一词笼统地概括本文所批判的观点和主张。考虑到大部分反女权主义者,尤其是国内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男性,我一律用“他们”指代反女权主义者,希望ayawawa不要介意。(如果你觉得下文有部分语句稍显奇怪,请看回方的原文就能get。)

 

轻视逻辑

据中国学者田方萌(Fangmeng Tian)考证,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戴锦华教授在讲课时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可惜有一次,她将斯大林的卒年说成了1956年。课间休息时,田方萌走上去跟她说应该是1953年。戴锦华点了点头,便继续抽她的烟了。

相对于从理论层面读取中国本土女权的共识基础(如果中国本土女权思想真的能被如此概括)并加以批判,田方萌更有兴趣抓住一些女权主义者犯的数据错误,并加以指正。为了反驳戴锦华的女性移民论,即“女性移民群体是最廉价劳动力资源,处于最深重的剥削深处”,田方萌引用德国劳工研究所纳贾德(Maryam Nejad)的研究,指出移民机会是女性逃离剥削的权利之一。

这里田方萌犯的一个逻辑错误,是“歪曲论题”ignoratio elenchi。虽然田的论述是正确的,但“女性迁移自由”并不等同于“女性没有被剥削”。也就是说,田的反驳并不能拆解戴锦华的论点。事实上,移民去美国的女性中,41%的女性会因为需要照顾家庭而放弃职业工作[1](我上大学后曾回到温哥华的高贵林学区拜托一位学妹收集了些数据,采得的27个家庭中,25位母亲都放弃了工作,全职照看孩子);在所有因移民身份而受到不平等对待的事例中,女性受害比例确实高于男性。更多可以回应到戴锦华论点的数据,我为各位反女权主义者推荐一款特别好用的学习工具,叫必应国际版。什么?你们有VPN?那用谷歌也是很好的。

 



忽视科学

在2018年《大家》发表的一篇短文中,今天不知道著不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田方萌并不率先地批判了李银河。田方萌的观点不难理解。李银河反对性别本质主义,也就是类似“男人天生比女人强壮”、“女人天生是感情的动物”等等论调。田方萌用统计学的话说,李银河“只承认组内差异,不承认组间差异”。田方萌认为李银河真正需要回答的议题并非是“没有实验的数据可以证明女性更愿意依赖男性或比男性更重感情”,而是“有没有实验数据表明,女性和男性同样依赖对方或重感情。”

一贯地,田方萌在这里又犯了一个逻辑错误。李银河的视角,本身不应被作为一个陈述观点而对待。她是在回应主流社会认为“女性更依赖男性”的观点,并针对这种主流观点提出了“论证责任”(burden of proof)的质疑。李银河不需要像田方萌要求的那样去做正向论证(positive argument)。反之,如果田方萌真如他在文中所表达的那样是支持性别平等立场的,应该加入到李银河老师的阵容,去质问社会“你们说女人更重感情的证据在哪儿”,而不是拿这种元分析来套牢李银河的论点。

之后,田方萌质问女权主义者们,“怎么能确定两性差异完全是由社会化导致的呢?其实,学界对这一问题已经有了解答。在此,我想借用田方萌劝告女权主义者们在科学面前要保持谦卑的崔卫平老师的话,“真正的哲学活动是谦卑的”,来劝告田方萌,在科学面前要保持谦卑。

这里涉及到了女权学界比较早期的一个问题,即“性别不平等的源头在哪里”。对于这一个问题,回答的方式可以有两种(其实有三种,但第三种涉及到的进化心理学知识,我只有书单,还没学习,不能乱写一通,具体见文末脚注[2]),一种是巴特勒氏的,一种是科学方法论的。

首先,有一些女权主义者们承认,两性差异确实有一部分是生理原因造成的。但关键不在于差异造成的原因是什么,而在于哪些差异被我们政治化了。比如,女性因为是潜在的孕妇而被众多企业在招聘环节歧视。“能怀孕”确实是女性与男性在生理结构方面不同的一点,但这一差异本身是可以不被加注任何的价值判断的。这里我援引一个在学界基本是共识的论点:所有价值判断都是社会化的。在这一论点的基础上,我们不违背现有逻辑规则去想象一个平行宇宙,在这片宇宙中,人群不以男、女为单位被有意义地划分(假设此时空中男、女的生理结构完全等同于当下世界),而是由发色划分:谁能被大公司录取,往往取决于谁的发色更深(“深发色更好”是这个宇宙通行的价值判断)。重点在于,性、或者性别,无论生理差异如何,在现实中所引发的任何社会结构,必定依托于某些价值体系而成立。又因为价值体系的判断和加注是社会化的,因此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也必定是社会化的。这一套理由,是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对“怎么能确定两性差异完全是由社会化导致”的答复。这里,也应了戴锦华老师所说过的那句话:“当文化的、压迫性的、歧视性的表述被破除的时候,我们才能说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被我们的生理结构所决定。”

第二,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已经初具一定复杂程度,也由于归因、释源(causal analysis)这一思考工作在许多维度上都比较困难、再由于学界同时认同“基因”和“文化”均能影响人类社会中很多现象,所以从方法论上考虑,针对一切不同性别社群之间的结构、行为、言语问题的研究,都应该偏向社会科学的视角去进行,若想从科学角度出发,则需要更多初始定义方面的哲学思考这单纯是因为,从以往经验来看,这么做更可能产出一个比较准确、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和谐、更包容的观念。因此,现行的科学方法论告诉我们,即便不能确定两性差异完全是由社会化导致的,也要着重去从社会性别视角学习研究。

顺便说一句,田方萌在第二章节末尾抛出了一个“男性自杀率高、预期寿命低,怎么解释”的问题给女权主义者。我想说,必应国际版有太多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在学界,1967年就有人尝试做出了解答(见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1967年发布的Waldron的论文《为什么女人活的比男人长》)。我将“为什么不去多读些书”这个问题留给反女权主义者们思考。


 

漠视现实

有些反女权主义者们虽然受过系统的性别歧视的文化侵害,却误导性地认为自己抓住了真理。田方萌认为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下降了不要紧,甚至以黑体字反问道“女性劳动参与率最高的国家是卢旺达(86%),中国是否应当向该国看齐?”

在性别平等这一方面,中国确实应向卢旺达看齐。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年性别平等指数,卢旺达高居全球第四。女性议员的配额制、种族减绝后鼓励女性加入劳动、以及更多女性得以参政后推行的一系列性别平等政策等等,只要是好的、能用的,就值得去学习。

田方萌对“关键不在于女性是工作还是回家,而在于女性是否拥有在两者间选择的权利”这一问题也思考地过浅,由于我在《我们是否应该立法禁止隆胸手术》中对此有详细的论述,这里就不再谈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去指教。


 

哎,我都不知道取什么子标题了

最后,田方萌谈到了配额制。配额制是提高中国领导阶层中的女性比例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要求在选拔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时,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女性。田方萌援引了淡豹的话语,并且反对配额制的建议,理由是常见的滑坡谬论(slippery slope):“既然女性这一群体配额了,那我们也没有理由反对去给同性恋、给残障人士、给孤寡老人等相对弱势群体配额。但如果都配额了,岂不乱套了,你们女权主义者无视后果。”

在此,田方萌还是犯了逻辑错误。论证配额制,所需要的理论支持其实并不复杂。早在1995年,政治学家Anne Phillips就已经在其著作《在场的政治》(Politics of Presence)中解释清楚了配额制的逻辑原理。简单来说,不是女权主义者们需要去论证为什么女性党政干部应该享有配额制,而是田方萌们需要首先论证“为什么现今的政治代表结构是以男性为绝对多数的”。因为男人们天生更适合政治?(反女权主义者们真的别再提这一点了,简直即低级又毫无道理)田方萌可能不会认同这一点。Anne Phillips在书中讲明道:“正因为对现有的不公平的政治结构缺少严谨科学的论证,配额制这一选择自然负向成立(is thus negatively sound)”。按照这一逻辑,由于举证责任本身便不在女权主义者一方,田方萌的滑坡谬论也可以被规避。



本文列举了当代反女权主义者的四种病症:轻视逻辑、忽视科学、漠视现实和“哎,我都不知道取什么子标题了”。他们敏感于严谨的思辨,却不深究背后的逻辑;他们吹响反对的号角,却不考虑已有的科学成果。反女权主义者经常自我伟化,但也有自身露出破绽的时候。

在我看来,反女权主义者的错误并非源于……哎我还说个什么呢,真的多读点儿书就行了。

 

 

 

[1] 关于放弃职业工作从而全职照看孩子是否能等同于剥削,请参照我在诚与邦《我们是否应该立法禁止隆胸手术》中某一段的论述——具体哪一段我忘了,文章写了太久又太长,抱歉抱歉。

[2] 我对进化心理学体系中的性别研究并不专业,只是曾经因为好奇从纽约大学Robert Max Jackson的主页收集过书单如下,供大家分享:

o    ·  Down SoLong:  Analyzing the Persistence of Gender Inequality: How to Thinkabout the Origins

o    JoanN. Huber. "Reproductive Biology, Technology, and Gender Inequality: AnAutobiographical Essay"  Annual Review ofSociology, Vol. 34 (2008) : 1-13

o    SharonSmith. "Engels and the Origin of Women's Oppression"  InternationalSocialist Review Issue 2, Fall 1997

o    RosemaryL. Hopcroft. "Gender Inequality in Interaction - An Evolutionary Account." SocialForces  87.4 (2009): 1845-1871.

·  Recommended Readings

o    Sapolsky,Robert.  "Testosterone rules" Discover.Chicago: Mar 1997. Vol. 18, Iss. 3; p. 44 

o    Wood,W., & Eagly, A. H. (2002). 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Behavior Of Women And Men: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s Of Sex Differences. PsychologicalBulletin, 128, 699-727.

o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similar approaches: The debates over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 in general and as applied to genderinequality - are very important but often difficult to follow and assess. Here are some starting points for learning the basics.  Buller's suppliesa sophisticated overview and critiqu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aradigm in evolutionarypsychology (while supportive of the more general venture), Downes and Walterpresent guided views of the field, and other pieces provide furthercommentaries and some studies that explore key issues facing this approach.

·        Downes, Stephen M.,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4 Edition)

·        Sven Walter, "EvolutionaryPsychology," The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09

·        Bolger, Diane. "Introduction." In A Companion toGender Prehistory, edited by Diane Bolger, 1-19. Hoboken, NJ: John Wiley& Sons, Inc, 2012. [doi:10.1002/9781118294291.ch0]

·        Buller, David J.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 Critique."In Conceptual Issues in Evolutionary Biology, edited by ElliottSober. Cambridge, MA: A Bradford Book, 2006. [also, compare David Buller."A Guided Tour ofEvolutionary Psychology" (In A Field Guide to thePhilosophy of Mind. Eds. Marco Nani and Massimo Marraffa. "An officialelectronic publica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of University ofRome" 2000.) Also by Buller se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Emperor's New Paradigm," Trendsin Cognitive Sciences 9 (2005): 277-283 and for a full treatment hisbook Adapting Mind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Persistent Questfor Human Natu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Bradford Books, 2005.]

·        Fausto-Sterling, Anne. "Beyond Difference: A Biologist's Perspective." Journalof Social Issues 53, no. 2 (2010): 233-58. [doi:10.1111/j.1540-4560.1997.tb02442.x]

·        Goodman, Madeleine J., P. Bion Griffin, Agnes A.Estioko-Griffin, and John S. Grove. "The Compatibility of Hunting and Mothering among the AgtaHunter-Gatherers of the Philippines." Sex Roles 12,no. 11-12 (1985): 1199-209. [doi:10.1007/bf00287829]

·        Rigby, Nichole, and Rob J. Kulathinal.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Sexual Dimorphism in Humans." Journalof Cellular Physiology 230, no. 10 (Oct 2015): 2304-10.[doi:10.1002/jcp.24979]

·        Stulp, Gert, and Louise Barrett.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on Human Height Variation." BiologicalReviews 91, no. 1 (Feb 2016): 206-34. [doi:10.1111/brv.12165]

·        Joseph Henrich. "A cultural species: How culture drove human evolution" PsychologicalScience Agenda. Science Brief. 2009

·        Rosemary L. Hopcroft. "Gender Inequality in Interaction – An Evolutionary Account."Social Forces  87.4 (2009): 1845-1871.

o    RandallCollins. "A Conflict Theory of Sexual Stratification." SocialProblems, Vol. 19, No. 1 (Summer, 1971), pp. 3-21

o    RaeBlumberg. "A General Theory of Gender Stratification."Sociological Theory  2  (1984): 23-101

 

 
评论
© 浮気者 | Powered by LOFTER